第274章 热泪盈眶(8000字)(2/5)
除此之外,被具现化的还有常校长的仕途。
“好好好,没问题。要十本《少年》……我尽量,尽量。这也没办法加印。”
当然没办法加印,物以稀为贵,常校长太懂了。
“保证完成任务,我没问题。”
“采访的话——顾陆同学还是要以学习为主。”
“要为顾陆同学在两年后提供保送,关于这一点,复旦大学也说过。”
“《少年中国说》有可能会上参考消息?”
第二天常校长接到了非常多的电话。
有市教育部门的,还有国家宣传部门的,也有各地大学。
身为作家,顾陆还并未达到被大学哄抢的地步。但《少年中国说》都是官方盖章的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夏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”,不哄抢还等什么?
当然也有媒体,《参考消息》是什么样的新闻报?是广大群众不怎么熟悉,但公务员无比熟悉的新闻报纸。
创立之初,目的是什么?是教员说“见世面”。
忙碌,非常忙碌,已经到下午了,但连早中饭都没吃。
他都和胡主任一样忙碌了。
不过这才真的是忙碌,并快乐着。
互联网上的动静是看的见的,很多看不见的地方,《少年中国说》一样在狂奔。
而发生的另一件事,加剧了热度,也是表明影响力开始从线上转移到线下。
发生在四九城。
好的作品对人是有绝对吸引力的。好似作者都很喜欢安利自己喜欢的作品。
同样,看见了好的文章,也感觉和猫挠一般,想快点分享。
这样的人包括中戏的校长。他拿着演讲稿,左看右看不满意。再转念一想,哦原来不是对稿件不满,而是没读到想读的。
什么是想读的?早上在新夏社刚瞧见的少年志气!
想了想,校长宋思源决定改一改。
上过中戏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吧,五月份下旬有著名的“五月青春艺术节”。中戏也不愧为是电影大学三巨头之一。活动包括歌手大赛、歌剧进校园、体育大会等等项目。
啧啧,都不敢想象中戏学生吃得有多好。再加上昌平校区去年十二月份投入使用,因此在新校区的首次举办,也有“纳新”的含义。
五月青春艺术节期间,学生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学子,有上万的外人来观看。
可想而知,今年的青春艺术季是什么场面。
“本来我想考中戏的,可惜我爸不准。”穆雪唉声叹气,“你看看我这长相,你再看看我这气质,如果出道的话,肯定……”
“肯定混不出头。”兆茗茗接话。
穆雪瞪大眼睛,“我长得不行吗?”压低声音又怒气冲冲,大概是被窝放屁的感觉。
“你前胸和后背都没什么区别。”兆茗茗不咸不淡开口。
绝杀!穆雪小声嘀嘀咕咕着省布料和还在发育等话语,一时之间兆茗茗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情绪。
两人专门跑来看五月青春艺术节,有钱人家的孩子,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,哪有热闹往哪凑,兆茗茗还挂着摄像机。是索尼 HDR-PJ590V。
今日整個昌平校区都充斥着欢笑。
当然并不是新校区的所有中戏学生都参加了,君不见宿舍楼里窝着好多哥布林。
阳光、青春、人山人海,对“哥布林”都是真伤。
比方说萧乾,专业方向是戏剧史论与批评。他就属于没躲好,被社牛的宿舍兄弟拉出了宿舍。
“你说你天天在宿舍有什么意思?要多结交校友,毕业了才有路子。”
别的不说,光这一点,社牛兄弟说的没有错。
“还有,你写的《风神疾》剧本非常好啊。之前戏剧社排练了赢得了不少赞赏。”
“快点快点,别又说身体不舒服,跟我走。”
连拉带拽,萧乾出门了。那弯腰的姿态,那丧丧的表情,那茫然的双目,都表达着不习惯。
因为社牛的特殊属性,我们可以把社牛叫做“哥布林杀手”。
今日是闭幕式,也是颁奖典礼。地点是在花园长廊,背靠着五星红旗。
碍于没主席台,因此领奖台都是临时搭建。
首先歌手大赛的大奖是被舞剧表演系的学姐拿到了。
同学们掌声如雷。
“学姐真的好帅气!弄得我也想唱民谣了。”兆茗茗目不转睛。
“你是喜欢民谣吗?那那是馋学姐身子,下贱!”穆雪说。
“谁说的?”兆茗茗反驳,“民谣我是真喜欢。”
“上次你不是说想成为作家吗?”穆雪说,“我还给你要来了我表弟的签名,怎么这么快就变卦了?”
“咳咳,我没有写作的艺术细胞。”兆茗茗解释,“但我认为我的嗓子是真有天赋。”
“没错,有天赋,你唱歌跟女鬼索命一样。”穆雪道。
是这样的,穆兆二人组,就是互相拆台的好闺蜜关系。
歌手最佳氛围奖
歌手最佳人气奖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