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、小事(3/3)
文官们心痛,一些地主阶级、豪商更是痛心疾首,大部分的利益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,只能去抢那些大人物指缝里漏出来的。
朱允熥继续说道,“那桩事情东宫出白银二万两,你之后再去找郁新,商议好数目然后报给我。”
皇帝的大寿是需要朝廷买单的,登基仪式自然也是需要朝廷买单,这也没什么可说的,其他人也都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东宫现在愿意掏出来二万两白银,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字了,几乎可以占到大典的一多半费用。
这位皇太孙肯定不愿意太过铺张,此前大婚的时候拿走一些拨款去补贴出海的事情。现在的登基大典,估计也不太愿意多花钱。
夏原吉作为朱允熥的钱袋子,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,还真的就是该花的就要花,可能能省的地方一定要省。操办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,不一定能讨太孙欢心。
因为到了那时,太孙是要仔细算账,说不定会因为花的多而痛心疾首了。
这就是朱允熥的态度,他也确实觉得钱是需要花在刀刃上,现在大明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,甚至时常还会感觉到不够用。
军饷实际上还算好,大明很多的士兵都是屯田,朝廷不需要像两宋时期将大量的人给塞进军队以求社会稳定。
至于官员的俸禄更加不需要担心什么了,哪怕朱允熥此前是稍微提了下给官员们的俸禄,不过依然是改变不了大明官员俸禄很低的现实。
这就是实际情况,这就是很多官员现在在吐槽的地方,可是依然没办法改变现实。大明更富之后,或许官员们的待遇能提升一些。
一些重大的基础工程,这才是接下来最需要花钱的地方,疏浚大运河等等,这就足以让朱允熥开始缩衣节食了。
还需要持续的开发北方,要保持着基础的战斗力等等,或许还有随时可能爆发的一些边境战役等等,这些也都是需要花钱的。
相比起开国之初,大明确实富强了不少,可是还真的不足以让朱允熥觉得手里的钱花不完。
哪怕是看似开海之后多了一些收入,也不会改变朝廷处处需要花钱的现实。
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朱允熥此前不断的削减宗室的待遇等等问题,可不只是单纯的考虑以后朝廷的负担越来越重,而是现在就有一定的负担和压力。
仔细的批阅着奏章,朱允熥忽然问道,“我想起来了,年号这些事情也算是定下来了,让衙门上下准备一下,提前昭告百姓。”
现在纪年方式就是如此,可不是公元XXX年,而是以皇帝的年号为数,现在也需要开始稍微准备一下了。
道衍就说道,“殿下放心就是,陛下大寿之后,各级衙门必然会做些准备,到时候各地州府必然也会昭示百姓。”
朱允熥认可这些,好像确实不需要特别着急去做这些事情,只需要等到老朱公布传位诏书,很多的事情一些官员就要主动开始忙碌起来了。
道衍继续劝道,“殿下,臣以为当务之急就是该名正言顺,殿下该请陛下临朝,这样才好以正视听。”
朱允熥顿时就乐了起来,“怎么?前些天皇祖父主持早朝,这还不足以让一些人消停下来?”
这个事情还真的是一言难尽,因为很多的事情就是如此,有些人就是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内容,别人再怎么证明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。
朱允熥觉得没必要,说道,“算了,这些事情总是免不了,说多了也没用。朝堂上没有多余的声音就好,你明白吗?”
道衍明白了,太孙只需要朝堂和宗室不要乱说。民间有些许议论,也不要过多的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