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 第三十八章(1/2)
小老头爬起山来就很厉害, 先是骑马爬,然后是跳下马用脚爬,再然后是手脚并用的爬。
山顶上有个小木屋, 算是个哨所, 这也是张孝纯和赵鹿鸣建的,力求在每个制高点都建这么个烽火台, 再放几个宋兵。
这活很危险,因为金人白日里爬山容易被发现,夜晚爬山要是不点火把就很难看到, 人家只要派出百八十人, 这几个斥候跑不快就得被包饺子——当然这样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的,毕竟太原没有长城——而“包饺子”也不意味着快捷无痛苦的俘虏或死亡, 金人总有许多办法提醒你,他们在残暴这件事上多么有创意。
现在他们一行人爬到了山顶上,几个灵应军就很激动地过来同他们见礼。
“无量万寿帝君!”
身后有人噗嗤就乐了。
但小老头儿没乐, 赵鹿鸣也没乐。
山顶的小屋被摧毁过几次,又重建了几次,但并不是全无痕迹。
“辛苦你们。”她说。
灵应军士兵就行了一礼,不言语了。
“闻听代州忻州接连陷落,我曾忧心太原,”种师中说,“今见此景,始知太原能屹立至今,全赖张知府与帝姬苦心操持。”
“的确苦心, ”她说,“但还不知守不守得住。”
石岭关的大旗插了一面接一面的,现在新加入了一面“种”字旗, 金军估计要研究一下,西线今天无战事。
种师中四面看看,依旧是走一走,捏一捏地上的土,又同身边的人吩咐些什么,赵鹿鸣就跟着探头探脑,有时种师中习惯性讲点陕西方言,她没听懂,种十五郎就赶紧给她翻译,惹得小老头儿瞥他。
太原是个大盆地,但在石岭关附近的山里也有小盆地,老人捏捏,又抬头看看,就选定了这里:“这土极黏,若是冰雪消融,一片泥泞时提前部署好,待起雾将金人引到这里,必立奇功。”
“多大的奇功?”她赶紧问,“能一决胜负吗?”
小老头儿就拈须须,“难。”
种师中刚到太原的第二日,还没真正同金人兵戎相见,要说知根知底是不可能的,但实力只要看看这些个营寨都留下反复争夺痕迹就知道了。
再不然,看看太原城里的伤兵,看看伤亡报告呢。
“金人之中当有名将。”种师中说。
“名将也会死。”她说。
老人就笑了,“名将确实也会死,但他们较庸碌之辈,更不易犯错。”
想全歼完颜粘罕、完颜娄室、完颜希尹这群金国名将很难,种师中说,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勇敢,而是因为他们格外有战斗经验,知道一场战斗该什么时刻开始,什么时刻结束。
他们眼下所谋划的这一场也很难全歼金军。
“金人狂妄之极,皆因破辽时摧枯拉朽,南下河东一路又无阻挡,今日却不同了,”种师中说,“咱们而今构思妥当,大破他几场,待大宋雄兵渐至,金人却只能以钱货土地驱策各路仆从军时,士气必定此消彼长……”
她听得眼睛渐渐亮起来。
“只要京城不出事,”老人家说,“咱们必胜。”
她突然就是一个激灵!
“小种相公,阵前不讲谶语!”
小种相公也吓了一跳,“这怎么就谶语了啊?!”
理论上讲,京城垂拱殿那个座位上,只栓条狗它也是不会出什么事的。
能出什么事呢?金人的东路军看到西路军迟迟不能控制太行山,已经心生退意,准备给抢来的战利品打包回去,等到三四月份回到金国,正好种地,现在留在黄河边迟迟不肯走,无非是想能多讹点就多讹点,毕竟谁嫌战利品太多分不过来?
但垂拱殿上拴着的毕竟不是条狗,而是个非常聪明的人。
李纲站在下面,已经絮絮叨叨讲了很久。
“陛下与太上皇,父子一体也!而今金人在侧,岂能因军事又犯猜忌,绝了西京的漕运?若兵士生变,金人复来,大宋江山如之何也!宗庙社稷如之何也!”
他讲得很动情,上面坐着的官家就也跟着动情了。
“卿良言教我,我岂是那等不明事理的昏君?”他说,“此事,我遣人——”
官家的话又收了。
李纲不明所以地顺着官家的目光往身后看,正看见耿南仲进殿。
这位资政殿大学士最近正在努力给自己美白,一走一过就带起一阵奶香味儿,比之汴京城太平年岁里最时髦的女郎也不差几分。
他听说李纲进宫了,就赶紧也进宫了。
现在变成耿南仲的主场了。
“臣听说李相公曾与太上皇有书信往来。”耿南仲说。
李纲站直了,“确有此事。”
“太上皇说,‘若能调和父子间,使无疑阻,当书青史,垂名万世’。”
--
“太上皇一片舐犊之情,况且臣已将信送至宫中,”李纲说,“臣无所瞒。”
“相公气势之盛,”耿南仲就笑,“官家怎会疑你?”
官家听了这话,眉头就不可查地皱了皱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