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六章 马射困境与马场问题(1/3)
纵马驰骋,引动长弓,箭如流星。
论观赏性,马射绝对是一流的,英姿悍勇都在这一刻展示的淋漓尽致。因大明的主要敌人是北元骑兵,所以无论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,都尤重马射。
马射一项若表现优异,有助于拉高武会试中的排名,反之,若马射表现很差,哪怕是其他项处处第一,也会拉低排名。
可以说,马射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考核,决定着最后的武状元人选。
登州卫千户耿韦出场,纵马飞驰,潇洒地拿出长箭,搭弓引射,一发射出,箭飞五十多步,擦着靶子飞了出去,引起一片倒彩。
朱允炆看着这一幕,不由有些担忧,对徐辉祖与铁铉等人问道:“朕听闻那达慕大会上,瓦剌与鞑靼骑兵射的是三百多步。朝廷武会试,只设五十步距离,尤且有脱靶之事,这是为何?”
铁铉张了张嘴,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词。
没错,蒙古那达慕大会人家神雕手都是三百多步,最强的达到了三百五十步,即便是最差的,也必然不低于百步。
大明只设区区五十步,在起点上就落后于人家许多,就这样还出现了脱靶,实在是令人汗颜。
但问题是,瓦剌也好,鞑靼也好,人家打小就开始骑马驹,再大一点骑马,从童年到青年,都在马背上练习射箭。
反观大明武举人呢?
民间武举人很难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,说不得牵来的马还是当地仅有的马匹,在这种情况下,指望武举人能有多少时间骑马,练习马术与马射?
不信你拉几个民间武举问问,他们是骑马练习骑术的,还是骑驴?很多人都是典型的骑驴找马、骑驴借马啊。
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马太少,驴还多,将就着用吧。
但驴和马是不同的,马奔跑起来的速度是很快的,而且颠簸幅度也大,只有少量的时间学习,他们能掌握一定的骑术就很不错了,何况还需要完成射箭。
在这种情况下,准头这个问题,真不好说。即便是卫所军士,也多以步兵为主,骑兵从来都是少数的,寻常军士入了军营,可能死在战场上都没骑过马。
相对蒙古骑兵而言,大明骑兵整体能力较弱,这是不争的事实,马匹的不足,自然也拖累了马射的成绩,相对而言,他们更擅步射。
耿韦六箭中了三箭,但其中两箭也只能说射中了靶子,谈不上什么几环。接下来的武举比试,时不时有人脱靶,甚至出现了六箭不中的惊人意外。
朱允炆阴沉着脸,从长期来看,冷兵器时代的现实是无法撼动的,哪怕是二炮局再努力,神机炮的体量与运输问题,决定了它更多适合短距离行进,缓慢行军,守城作战,不适合野外快速机动。
这种情况下,骑兵依旧是最具战斗力的兵种。从武举人大致表现可以窥见大明骑兵的衰落,洪武年间大明骑兵赶着蒙古骑兵到处跑的情况,可能无法再复现了。
“眼下骑兵太少,战力不足,你们可有法子?”
朱允炆问道。
徐辉祖等人看向朱棣,朱棣正在喝酒,见这一幕差点呛到,很想问一句,朝廷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,话到嘴边,还是收了回去。
“皇上,三大营足以克制骑兵。”
朱棣自信地说道。
朱允炆清楚三大营的战斗力,但也清楚三大营的弱点,那就是过于倚重步骑结合,行动缓慢,真打起来,只适合自己挑一块地,等待敌人前来决战,或等对方准备好,钻入圈子里面,再找机会与对方打一架,想要主动的,在对方没有准备好之前,狠狠给他们一榔头,那还是不容易的。
“正副三大营中,骑兵数量还是太少,这样吧,兵部与五军都督府,查看哪里适合当马场,来年开辟几个马场。”
朱允炆思虑道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