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9.硬了?崭新的身份(2/5)
老魏就两个字:“快去。”
-
一路忐忑,李安来到蓉城音乐厅。
一番询问找到了向南的办公室。
“李老师您好您好。”
两人一见面,向南就热情上来握手。
李安不是第一次见到向南,但他总是觉得向南的声音和形象严重不符。
电话里的向南声音奸而细,实际上是却是个弱不禁风的胖子,不用低头都自带着三个下巴。
“向经理您好。”
向南的办公桌其实不小,但是向南往往那一座,就显得桌子有点小了,“李老师请坐。”
两人坐下,向南看茶,接着按照方永波的意思直奔出题。
“李老师,咱们也算是自己人了,我就不客套了,“向南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李安,“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咱们乐团明年承办的几个大项目吧。”
-
蓉爱能发展到今天,方永波扛大旗自是不必多说,掌控着乐团的大方向,但后面若是没有向南的精打细算,方永波的工作进展也不会那么顺利。
作为一个经理,向南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出色的理财能力。
这也是他能立足于蓉爱的根本,方永波需要他弄钱,上面也需要他维持乐团的营收。
在这次音乐节之前,向南不是谁的人,他只代表自己的立场,眼见音乐节取得重大成功,他依然只代表自己的立场。
只要孔超一天不走,他就一天不会站队。
至于为什么方永波昨天一个电话,他就立马准备好合同给李安打电话,原因很简单。
李安年轻,有能力,在蓉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,且需要舞台。
再直白点,现阶段的李安,好用,十分便宜。
本次音乐节,李安算是方永波的私人邀请,没有协议酬劳。
但是同样被视作钢琴演奏家出场的王锦华,却让他忍痛支付了二十万的出场费。
其实就一首大协奏曲,其他的可以用寥寥形容。
同样的价格,他能请来国外T1的钢琴家,还是把食宿机票都算在内,可方永波不同意,说最后那场演出必须上蓉城本土出来的演奏家。
在向新型市场迈进的路途中,国内各大乐团的财政问题都不容乐观。
其中邀请名家这一块儿,就是一大毒瘤。
纵观现在的音乐会市场,除非是真正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演奏家,比如林郎等人,剩下的一些所谓国内外名家根本支撑不起票房。
如果不是靠着赞助和补贴,许多地方的音乐厅早就熬不下去了。
所以对于维护音乐厅的正常运转,在非必要情况下,少请“名家”,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。
但是节目质量又必须得有保证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