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三章 造点地雷与手榴弹吧(2/3)
一次撤掉七十余官员,这在建文朝可还没有先例。
“如此人事更迭,依据为何?”
朱允炆询问道。
蹇义沉声道:“全察!自去年秋日推行全察,至今已有半年,结合吏部、都察院审核,兼有东厂调查配合,证实这名单之中的官员,非是中饱私囊之辈,即是尸位素餐之流,当一律摘其官服官帽,按全察之策、律法追究。”
朱允炆听闻是全察,了然地点了点头,不过扫了一眼名单,一大堆陌生的名字,竟没有一位尚书、侍郎、郎中。
显然,全察再全也没全到“高级官员”身上去。
“这份全察名录有问题。”
朱允炆将文书折起,交给一旁的双喜,双喜递还给蹇义。
蹇义一头雾水,不解地问道:“不知这名录有何问题,还请皇上示下。”
朱允炆深深地看着蹇义,平静地说道:“这名录里面——少了一些名字。”
蹇义惊愕不已。
“整理过后,再呈报吧。”
朱允炆抬了抬手,让蹇义退下。
全察可是大明帝国官员审查的最高机制,如此机制运转了大半年,你告诉我连一个五品及以上官员的名字都没有?
黑压压的官场什么时候洁白如雪过。
蹇义回到吏部,脸色阴晴不定。
左右侍郎卢义、毛泰亨上前询问,蹇义只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皇上说,这名录里少了一些名字。”
卢义惊讶地问道:“大人,皇上说的是少了一些名字,而不是说人数少了?”
毛泰亨也意识到问题所在。
人数少了,加就是了,简单。
可少了一些名字,那就麻烦多了。
因为这需要吏部加一些名字上去,难就难在加谁。
蹇义揣测圣意,分析道:“从这份名录来看,皇上对吏部全察不太满意。少了一些名字,说明我们还没有全察到位。”
“可是全察是按照皇上的要求……”
毛泰亨解释道。
蹇义敲了敲桌案,看着毛泰亨,问道:“当真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吗?官官相护,彼此之间互评,不过流于形式,怕得罪人罢了。”
卢义与毛泰亨没有说话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